春潮涌動筑鋼骨,同心奮楫譜華章——雅安川藏物流園項目春天里的奮斗交響曲 |
|
|
|
三月的晨風掠過蒙頂山巔,裹挾著未消的寒意,卻在雅安川藏物流園項目的工地上,撞見了一片沸騰的熱浪。2025年的春天,在這里沒有慵懶的蟄伏,只有鋼筋與混凝土碰撞的鏗鏘,機械轟鳴與鳥啼交織成一篇激昂的節(jié)奏。作為打造川藏經(jīng)濟協(xié)作試驗區(qū)的重要平臺,這座占地超兩百畝的“物流引擎”集結地,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川西盆地邊緣拔節(jié)生長。 從1月破土時的凍雨攻堅,到3月地梁骨架初現(xiàn)崢嶸,水電四局雅安川藏物流園項目的建設者們用奮斗點亮了蒙頂山腳的星光,用履帶碾碎了泥濘的阻滯。這里是茶馬古道與現(xiàn)代交通的十字路口,背倚層疊茶壟,面朝成雅快鐵。當川西壩子還在細數(shù)年味時,項目班前會的剪影已劃破晨霧,正一步一步將“堅冰”解凍為奔涌的“進行曲”。當?shù)谝豢|晨曦灑向工地飄揚的旗幟,文明施工標語與茶山云海相映成趣,名山這片千年茶鄉(xiāng)正見證著:有一種春天,是用沾滿泥漿的手套校準螺栓;有一種奮斗,是在茶香浸潤的土地上,澆筑聯(lián)通川藏的鋼鐵脈絡。 履約攻堅協(xié)奏曲——追趕時間的進度交響 翻開雅安川藏物流園項目的施工計劃本,上面記錄道:2025年5月15日完成場內雨水管涵施工;6月17日,完成1#物流倉庫鋼結構安裝;9月11日,2#物流倉庫鋼結構安裝完成;11月18日,3#物流倉庫鋼結構安裝完成......面對超五萬平方米的占地面積和緊張的工期,項目部不敢有絲毫怠慢。 “這不是日歷,是軍令狀!”2025年項目首次生產(chǎn)例會上,項目經(jīng)理鮑生珍指著計劃表上密密麻麻的紅色標注,聲音里帶著鐵勁兒:“為了確保鋼結構安裝目標,管樁和基礎施工必須加快速度?!?/p> 為啃下PHC管樁施工“硬骨頭”,項目通過設計優(yōu)化,將預制混凝土管樁由錘擊施工工藝優(yōu)化為旋挖加護筒施工,采用旋挖鉆機先引孔再下樁,不僅提高了施工速度,施工質量也更易于把控。同時項目團隊將管樁進度細化至每一天,在茶山雨季的縫隙里,摳出每一個小時的晴天窗口。1月20日,最后一根管樁澆筑當天,技術員小武攥著設計圖紙在泥地里狂奔指揮,工鞋陷進雨后泥土,拔出來時鞋底還粘著半片枯葉。當最后一根管樁在細雨中穩(wěn)穩(wěn)落位,也宣告項目迎來首個階段性的勝利,經(jīng)檢測,358根管樁的垂直度、入土深度和單樁豎向承載力特征值均超過設計標準??偣だ蠌埬﹃鴺稒C笑道:“在茶馬古道的新驛站,咱們打下的每一根管樁,都得對得起‘川藏精度’四個字?!?/p> 管樁施工的順利完成,不過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春節(jié)過后,項目迅速組織復工復產(chǎn),在各作業(yè)面多線并進、立體作戰(zhàn),同步推進基礎施工、雨水管涵和魚塘清淤工作。每天,工地上的人員車輛往來不絕,風聲、人聲與機械作業(yè)聲在碰撞中共鳴成一篇春天里的奮進之曲。汗水澆筑出的數(shù)據(jù)最具說服力:2月25日,施工區(qū)域土方開挖回填突破130000方;3月15日,雨水管涵邁過900米大關;3月28日,基礎承臺和地梁施工全部完成......一個個節(jié)點的順利完成,也標志著項目正朝著年度任務目標穩(wěn)步推進。 匠心精工品質曲——追求卓越的質量宣言 在雅安川藏物流園項目的施工現(xiàn)場,“質量”二字被刻進了每一道工序的基因里。面對粉土層與淤泥質土層交織的復雜地質條件,以及地基承載力低、回填需求量大的技術挑戰(zhàn),項目團隊將“川藏精度”化為一絲不茍的堅守。 為攻克地基難題,項目采用三層遞進式回填處理方案:首先,挖掘并移除3米深的軟弱土層進行晾曬處理;晾曬完成后,按照3:7的比例摻入碎石、卵石及中分化頁巖等硬質骨料;隨后,繼續(xù)向下開挖1.5米,用中風化頁巖進行置換,讓每一粒碎石都扛得起鋼結構的重量。層層遞進,步步為營,30厘米一層、壓實度超95%——這些數(shù)字背后,是項目對四局人口碑的執(zhí)著。 而在模板拼裝區(qū),木工組正用線墜和水準儀為承臺模板“雕琢身形”,垂直偏差不超過3毫米的嚴苛標準,讓每一塊模板的接縫都嚴密得“插不進一張A4紙”。 混凝土澆筑的戰(zhàn)役更是分秒必爭。在承臺墊層澆筑中,項目選用C20強度混凝土,并每隔3米設置一個水平控制樁,讓墊層澆筑厚度牢牢鎖定在100毫米,澆筑完畢后,及時用塑料布覆蓋,澆水養(yǎng)護。相鄰承臺之間的地梁澆筑,則從地梁的一端向另一端推進,或從中間向兩端澆筑,避免出現(xiàn)施工縫。在每個澆筑帶混凝土卸料點、中部、坡角處布置6道50振搗棒,使混凝土先形成自然坡度而后進行全面振搗,每點振搗時間嚴格控制在30秒以內,密實得不留一絲氣孔。 從材料進場復試到“三檢”閉環(huán)驗收,從工藝卡控要點到旁站監(jiān)督留痕,雅安項目用毫米級的較真,將“質量宣言”澆筑進每一寸鋼骨混凝土。 安全護航守護曲——生命至上的責任強音 清晨七點,雅安川藏物流園項目的工地上,天空尚未蘇醒,機械班組長桑濤的手電光已刺破薄霧。在1#物流倉庫的班前會集合點,三十名工人踩著露水列隊,準備迎接新的挑戰(zhàn)?!白蛱毂┯?,開工之前,我們必須對各項設備進行細致的復核檢查,作業(yè)時更要步步為營,謹防隱患。下面我再強調一下今天的施工計劃和安全風險點......”每天,班前會都在工地上雷打不動地上演。 為了切實保障安全生產(chǎn),項目部將員工的安全生產(chǎn)教育作為重要抓手,牢固樹立“培訓不到位是重大安全隱患”的意識。結合項目實際制定培訓教育計劃,將安全操作規(guī)程、職業(yè)危害和危險源識別等內容融入日常教育,并定期隨機開展抽查提問,新工人必須要闖過9道關卡才能真正走上崗位,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員工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安全教育,形成“人人想安全,處處講安全”的工作格局。今年,項目累計開展各類安全生產(chǎn)教育27場,涉及177人次。 同時,項目大力推進網(wǎng)格化管理,將施工作業(yè)面劃分為五大包保責任區(qū),在包保責任制的推動下,項目班子也成了“流動安全哨”,每天穿梭于工地的各個角落,定點巡視自己的“領地”,用腳印編織成守護每一寸土地安全與穩(wěn)定的“金鐘罩”。 當又一天即將過去,安全標語在晚風里翻飛如幡,三十臺機械的轟鳴仿佛化作五線譜,而安全規(guī)章是永不跑調的主旋律,雅安川藏物流園項目的安全生產(chǎn)日歷上,“第165天”又將添上一道新的刻度。在這片茶香與鋼骨交織的土地上,敬畏,是最莊嚴的守護,安全帽上的泥點,則是比勛章更閃耀的榮光。 環(huán)保同行綠色曲——生態(tài)有限的文明韻律 三月的蒙頂山腳,鳥鳴裹著油菜花香漫過項目工地,卻撞見了一群“和泥土較勁”的人?!绊椖烤o鄰名山火車站,又位于名山區(qū)主要路段,一粒泥都不能從工地上帶出去,咱們四局人的文明招牌可半點不能蒙塵?!卑踩偙O(jiān)老閆下達了死命令。為了將綠色施工理念貫徹到底,項目部在現(xiàn)場設置了8臺炮霧機,每天在剛開挖的土方邊界織出一片密不透風的“水幕結界”,同時配備一輛移動灑水車,并采用防塵網(wǎng)覆蓋裸土,為整個項目建設起一臺“生態(tài)呼吸帶”。 “在茶鄉(xiāng)搞建設,得比采茶姑娘更講究?!痹陧椖勘边叄?#倉庫開挖面僅30米,一片黃燦燦的油菜花正開得燦爛,卻未染半點塵灰。出口的車輛沖洗平臺猶如一道鋼鐵閘門”,把一輛輛滿載渣土的卡車掀了個“底朝天”。360度高壓水槍、底盤掃描儀、輪胎紋路清潔刷聯(lián)合作戰(zhàn),連夾在擋泥板里的碎石子都被震落。當成雅快鐵列車從西邊掠過,一輛輛渣車也從項目東邊“嶄新出廠”,駛向經(jīng)開區(qū)南橫二路的綠道。 3月11日晌午,在鋼筋加工場投下的陰影里,十余名建設者揮鋤弄鏟,填土的填土,澆水的澆水,種下一棵棵青翠欲滴的樹苗。當春雨雨第一次淋濕新栽的紅豆杉時,揚塵噪聲在線監(jiān)控系統(tǒng)的屏幕上也在閃爍捷報:總懸浮微粒為72微克/立方米,優(yōu)于一級環(huán)境空氣質量標準;噪聲值50分貝,優(yōu)于Ⅰ類居民區(qū)標準。在雅安的春天里,四局人用“建設清潔能源,營造綠色環(huán)境,服務智慧城市”的使命寫下“此心安處是青山”的堅守。 未來,當跨境貨列從這里鳴笛啟程,馱著蒙頂茶香與“中國制造”駛向歐亞大陸,那些在基坑中校準的毫米、在網(wǎng)格化巡查中磨破的工靴,都將成為新時代茶馬古道的基因密碼。而建設者們的身影,也將化作鋼梁上的焊縫、綠道旁的楨楠和呼嘯而過的列車,奏響建設富強祖國的最美旋律。 |
|
|
【打印】 【關閉】 |